為了更好地弘揚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充分展現我國文化景觀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和曆史底蘊,解決城市化進程中存在問題的方法、途徑和手段。6月11日,由ag真人中国官方藝術學院和亞洲文化景觀協會聯合承辦的“第十一屆ACLA國際學術會議”在ag真人中国官方成功舉辦。本次會議以“亞洲文化景觀中的藝術、美學與象征主義”為議題,共同探讨、交流該領域的相關研究成果。此次會議分線下組、線下組以及線下線上結合組。
南航國際合作處副處長張國權、南航藝術學院院長闆俊榮、清華大學未來實驗室鄭址洪教授出席會議并緻辭。在線下線上結合組中,由南航藝術學院副教授千炫珍主持會議。與會教師還有藝術學院黨委書記張鐘勤、副院長馬道全、朱琰,美術系教授李偉,副教授趙中建、韓博、成喬明、張春華、王瑜、李育菁等。
張國權在緻辭中指出,文化景觀是承載傳統曆史文化精髓的重要載體,也是延續與傳承曆史文化的重要介質。如何對文化景觀進行妥善保護及合理規劃,對于傳承和延續我國傳統曆史文化精髓具有重要意義。ACLA(即“亞洲文化景觀協會”)一直緻力于亞洲文化景觀的可持續發展,并積極開展跨學科研究,推動亞洲可持續發展。
闆俊榮院長在緻辭中介紹,本次會議收錄來自7個國家40餘篇論文,将讨論鄉村和文化景觀對國家經濟、生态旅遊和自然遊憩的重要價值, 對如數碼影像處理遺産景觀和亞洲地區旅遊規劃的設計創意和創新,對亞洲具有重要影響的文化和社會遺産旅遊管理,亞洲地區法律法規政策對旅遊計劃和管理的提升等方面提供當前的知識和經驗。
在會議主題報告環節,亞洲文化景觀協會主席、前巴那拉斯印度大學科學研究所地理系教授兼系主任拉納·辛格在線上會議室就“亞洲城市的文化景觀與遺産價值”這一主題進行分享。他指出,文化和自然遺産正日益受到破壞的威脅,這不僅是由于傳統的自然腐化的原因,也是因為不斷變化的社會和經濟條件。文化景觀概念植根于地理思想,被公認為理解和投射景觀與文化生命和共性的最佳策略之一。這篇論文報告也是對文化景觀的曆史進行批判性評價的一次嘗試,并以亞洲的一些例子來說明其選擇的表現形式。
亞洲文化景觀協會副主席、日本法政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系奧林皮亞·尼格裡奧教授在線上作了主題為“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的報告。她的報告旨在對德國哲學家恩斯特·卡希爾的一些具有批判性價值的著作重新進行解讀,讓讀者能更深入地思考文化作為一個更具包容性和前瞻性的世界的根本,在民族身份理解、生活遺産傳承、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價值。
清華大學鄭址洪教授是清華大學未來實驗室首席研究員,從事人機交互和數字媒體設計相關領域研究30餘年,是韓國最早一批研究人機交互的專家。會上,他介紹了“韓國文化技術與數字遺産”,對疫情之前、疫情中以及疫情後的未來如何保護和享受這些文化遺産的議題進行探讨。
江蘇大學外聘教授安東尼奧·皮埃特羅·拉蒂尼以“城市修複中的和諧與多樣”為主題進行分享。拉蒂尼教授既是資深城市設計師也是一位曆史學家,他圍繞城市修複中的污染、保護和生命延續等議題分享,介紹了城市和鄉村的文化遺産保護的情況。
南京工業大學建築學院特聘副教授松本康隆以“1928-1929年日本大阪與中國南京的公園系統比較研究”為主題進行了分享。他介紹了公園計畫的變遷,回顧了《南京市政計劃》、英文版和中文版的《首都計畫》,并對專注公園系統的日本建築師大屋靈城、注重中國的民族風格的美國建築師茂飛等人的規劃思想進行了較為系統的介紹。指出大阪與南京公園系統的共同性在于利用原有的自然,重視成本和可實現性等,差異性在于城市規劃的階段,原有資源等。
上海同濟大學城市規劃系副教授哈特格的報告主題為“重新定義上海市中心及周邊城市濱水區的觀賞性和可用性”。他介紹,黃埔新碼頭成功地改善了擁擠城市的生活質量,然而這些空間的很大一部分似乎隻是用于房地産品牌或裝飾,可用性沒有達到最優的程度。除了已(部分)實現的目标,如持續開放的公共空間、曆史聯系和活力文化集群、功能多樣性以及低碳排放,生态走廊和招商引資仍有待實現。
線下組報告由南航藝術學院李育菁老師主持。在會議中,南航藝術學院教授王宗英以《南京城市文化景觀中的文化叙事與精神意象建構 —— 以金陵八景為例》為題作報告,細數南京的文化景觀中的精神意象;張春華教授《以手繪之名激活人文景觀 ——以創意手繪南京為例》,借手繪跟景觀面對面;王瑜教授作《景觀構築物設計中對結構技術的滲透作用》報告,分享景觀設計案例;成喬明教授則結合院校特色,分享航空小鎮文化景觀的設計策略研究。随後,來自南航的梁君蘭、薛雨、馬瑛、秦晗、馮永升、韓賽男等論文作者圍繞民族特色文化景觀、文化景觀設計與環境視覺感知心理學、傳統建築語言、曆史文化景觀保護、城市形象的構建與文化景觀的傳播等議題作相關報告。
此次會議所宣讀論文的作者為國内外各高校學者以及從事相關研究的社會工作者。本次會議議題包括“藝術與美學的論述與意義”“感知和認知,文化背景的對比和相似之處”“連接景觀建築與環境設計的自然與文化”“曆史文化景觀(HCL)與曆史城市景觀(HUL)”“風景秀美,叙事和象征意義等場所的營造”“文化景觀和遺産屬性(有形,無形和暫時性)”“可持續發展目标與人文景觀,自然景觀互動與城市規劃”等。
Copyright @ ag真人(中国)亚洲集团官方网站-百家乐 處版權所有
地址: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禦道街29号ag真人中国官方 Tel:025-84890911 Fax:025-84498069